
儿童的视觉是一个逐步发育的过程,一般在0—3岁左右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期,此期如果视力发育受到影响,则会造成严重视觉障碍。年龄在8.5岁以内为视觉发育的敏感期,在此期间视觉发育具有明显可塑性,12岁以上的儿童如果发现视觉问题,往往视力回归正常就相对困难。
近视防控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建议孩子自3岁起即可到眼科医院建立专属的《屈光发育档案》,每6个月进行一次屈光检查,关注眼睛发育的过程,做好视力健康监测与评估。那么,《屈光发育档案》究竟包含哪些检查项目,建档的流程又是什么呢?
上海普瑞眼科医院小儿视光专科闫妍博士介绍,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包含以下这些环节:
1、基本信息采集,录入建档孩子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和身份证信息。
2、原镜质检,如果已经配戴眼镜的话,需要先检测旧镜的度数,结合后续检查结果判断眼镜是否合适。
3、身高体重测量,远视储备或是近视度数的变化,与孩子的成长发育息息相关。
4、视力检测,检测裸眼视力,初步判断视力有无出现异常。检测戴镜视力,初步判断眼镜度数是否合适。
5、眼轴曲率测量,近视的形成因素,眼轴和角膜表面曲率有紧密的联系。轴性近视的孩子眼轴长度会比正常孩子的长,正常成年人的眼轴长度为24mm左右,眼轴每增加1mm近视度数增加3.00D角膜曲率的大小也会影响屈光度的变化,角膜曲率越大,近视屈光度相应越大。
6、眼压测量,眼压的正常范围是10~21mmHg,眼压测量是为了排除高眼压症及青光眼的一项检查指标是否合适。
7、睫状肌麻痹(散瞳),小朋友眼睛的调节力比较强,需要做睫状肌麻痹放松调节,麻痹后的验光结果比较准确并且可以排除假性近视。睫状肌麻痹后会造成暂时性畏光,读书写字等近距离用眼模糊不清,散瞳后约24~48小时后症状消减,恢复调节。
8、散瞳后电脑验光,可以客观初步测量出眼睛的屈光状态是否存在异常(近视、远视散光)。9、检影验光,可以客观初步测量出眼睛的屈光状态是否存在异常(近视、远视散光)。
10、报告解读,眼科视光师根据孩子的检查数据,分析解读孩子的屈光状态(正常,近视高危人群,近视人群,高度近视人群)并给予最合适的解决方案;科普日常需要注意的爱眼,护眼事项。
“开学了,建议家长尽早给孩子建立儿童视力发育档案,这样可以及早的发现屈光异常,如高度远视、近视、散光、弱视等,并及时进行干预治疗。”闫妍博士提醒广大市民。
爱眼护眼,学习如何爱护眼睛 18个小方法,添加 微信:shili3168 备注:视力提升!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li168.cn/12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