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明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因违反医保基金使用条例被处罚。值得关注的是,此前已有多家爱尔眼科公司因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被罚。这家在内地拥有600多家医院、诊所的上市公司深陷“假慈善真骗保”的漩涡,但其为何仍屡屡突破底线?背后到底有多少惊人利益?
屡教不改!多家爱尔眼科因“骗保”被罚
据天眼查App信息,此次被罚的昆明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是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详情显示,该公司存在眼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优维素)、医用胶等销售数量多于出库数量问题,造成医保基金损失46635.45元,因此被云南省医保局处以退回损失的医保基金46635.45元,并处1.6倍即74616.72元的罚款。

事实上,爱尔眼科医院骗保已成常态,且乐此不疲。仅近三个月,包括绍兴、佛山等地的爱尔眼科医院均因骗取医保基金被处罚,共涉金额136.4万元。
佛山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因为参保人员利用其享受医疗保障待遇的机会接受返还实物提供便利等被罚40万余元。绍兴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存在超标准收费、不规范收费等问题,并将数据上传至医保信息系统进行医保报销,被罚31.4万。中山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更改治疗项目,将患者术中没有医保收费编码的项目串换后收费,造成医保基金损失,被罚款62.7万元…
然而,数次处罚并未换来爱尔眼科的合规守法经营,其“骗保”手段也极其高明。
手段高明!借慈善活动赚医保基金差价
今年11月,一份文件显示,桂林爱尔眼科医院组织了一场慈善活动,宣称出资100万为村民免费手术。知情人士爆料,当地残联等部门每组织到一位患者就可以拿到20-30元回扣,爱尔眼科每做一例手术就可以得到1300余元医保基金,远高于手术成本,爱尔眼科以此赚取医保基金足额差价。
多位参与过爱尔眼科慈善活动的人士透露,爱尔眼科所称捐出去的钱最后都回到了自己的口袋,多年来借此赚取医保基金和慈善之名。一位曾在爱尔眼科从事过“慈善”工作的员工爆料,爱尔眼科常年在各地做眼健康筛查,找患者维持初诊量及入院率,但必须是有医保的村民。

爱尔眼科作为民营医院,患者对其并不信任,为此,他们采取了“拉人头返利”等营销模式,利用与残联合作、当地村民牵线、村医转介绍等方式寻找患者,“成功推荐一例白内障手术给村医回扣100元”。
今年9月,爱尔眼科宣布未来十年捐资200亿元,这意味着其平均每年会拿出20亿资金做公益。爱尔眼科2022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营业收入81.0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91亿元。半年赚了12.91亿,似乎刚刚够“做慈善”,如何完成平均每年20亿的公益投入令人质疑。
名利双收!千亿“眼茅”深陷违规旋涡
作为行业龙头企业,爱尔眼科的口碑却并不佳。
20年来,爱尔眼科通过不断收并购公司,从地方小医院发展为全球领先的眼科集团,其创始人陈邦位列《2021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第27位。但扩张模式也导致其面临商誉减值的风险,业绩增速也在不断下滑,过去一年,爱尔眼科收购并表的26家眼科医院基本都是亏损的。

与此同时,爱尔眼科医院医疗纠纷和违规处罚不断。2019年至2022年3月,爱尔眼科存在因违法违规受到行政处罚80项,涉及罚款金额合计236.78万元,主要涉及医疗广告、卫生监管等。尤其是闹得轰轰烈烈的艾芬与爱尔眼科纠纷,更是将其送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多年来难以平息。
新规出台!鼓励群众举报骗保行为
近日,国家医保局办公室、财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违法违规使用医疗保障基金举报奖励办法》的通知,该《办法》将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办法》明确,自然人向相关部门反映涉嫌违法违规使用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医疗救助基金等医疗保障基金行为,并提供相关线索,经查证属实的,将得到一次性资金奖励,最高不超过20万元,最低不少于200元。
此前于印发的《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建立了对举报欺诈骗保进行奖励的制度,打击欺诈骗保日益显著。希望新《办法》的实施能进一步发动群众,强化监督,杜绝爱尔眼科此等行为,守护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
爱眼护眼,学习如何爱护眼睛 18个小方法,添加 微信:shili3168 备注:视力提升!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li168.cn/1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