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已成为我国“国病” 要重视
2018年教育部在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当中,发现我们青少年儿童的总体近视率达到了53.6%,高中生达到了81%。近视患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提前,近视在我国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影响我国科技、国防。
2018年08月,国家八部门制定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同年11月,重庆市教委等七部门印发了关于《重庆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以前的近视防控可能是某个学校、某个部门的事,如今,连国家都开始出台政策防控近视,由此可见,近视眼已经成为了困扰家庭、学校、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那什么是近视呢?眼球就像一架照相机。正常的眼睛,光线透过“镜头”(屈光介质),正好落着“底片”(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近视就是图像聚焦于视网膜之前,导致看远处图像模糊。
这些因素易引发孩子近视 要警惕
引起孩子近视的因素比较多。如果父母有高度近视,孩子容易罹患近视。除了遗传因素、眼部基础疾病以外,长期用眼习惯不良:如长期在光线不足或光线不稳的情况下阅读、用眼距离过近、用眼时间过长、视屏时间过长、户外活动少等都会对视力造成不良影响。此外,长期喜好甜食、甜饮料等都会对视力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孩子视力下降一般表现为看东西歪头、经常眯眼、频繁眨眼、容易皱眉、常常揉眼睛、看东西会凑近等,如果发生以上情况,家长和孩子一定要提高警惕。
近视按照度数分为低度近视(300度一下)、中度近视(300度至600度)、高度近视(600度以上)。要知道,近视的危害不只是视力下降,随着近视度数加深后还可能出现出现夜间视力差、飞蚊症、漂浮物、闪光感等症状,而且高度近视还可能伴有其他并发症,如青光眼、视网膜变性和黄斑出血、视网膜脱离等。
这些方法助力科学预防近视 要牢记
既然近视这么普遍,我们该如何预防近视呢?建议从以下三点入手:
1.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
保证良好的用眼环境:室内光线充足,不仅仅是台灯的亮度,还有环境灯和背景灯等辅助照明,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2.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①20-20-20法则:近距离用眼20分钟后要抬头远眺20英尺(6米外)远方至少20秒以上,双眼可以尽量眺望绿色植物,有助于放松眼部肌肉、减少视疲劳。
②每日户外活动2小时:户外活动的原理是减少近距离用眼、增加多巴胺,帮助孩子放松眼部调节,打乒乓球、羽毛球、跑步、跳操等都可以帮助孩子进行有效户外活动,同时,晒太阳也可以增强免疫力。
③正确的读写姿势:看书时,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胸口离桌沿一拳,握笔的手指离笔尖一寸。
④合理用眼、劳逸结合:小学生每日使用电子产品时间不超过2.5小时,每次不超过20分钟;中学生每天不超过4小时,每次不超过30分钟;放假期间娱乐视屏时间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①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充足的睡眠不仅对孩子生长发育十分重要,还影响到视力的发育。家长应以身作则,督促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分别每天达到10小时、9小时、8小时睡眠时间。
②注意饮食均衡:饮食多样化,多吃胡萝卜、蓝莓、玉米等对近视有益的蔬菜水果,摄入鱼类、豆制品和鸡蛋等优质蛋白质;此外,需要控制甜食、甜饮料的摄入。
③坚持眼保健操;可以用温热毛巾热敷眼睛,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部不适。
④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可以缓解眼睛干涩。
4.及时科学干预做好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
建立档案,及时科学干预:中小学是近视的高发阶段,尤其是6岁之前儿童的屈光状态会随着眼球的发育而变化;通过定期检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记录儿童屈光发育过程,及时干预儿童的屈光异常,避免成为高度近视。建议一年两次视力筛查,遵从医生建议进行科学干预或近视矫正。
END
来源:重庆卫生健康
编辑:谢林桐
主编:王冬梅 吴艾玲
监制:余 淼 涂山懋
主办:永川区委宣传部 永川区政府新闻办
永川抖音:Cqyc49898780
报料电话:023-49898780
爱眼护眼,学习如何爱护眼睛 18个小方法,添加 微信:shili3168 备注:视力提升!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li168.cn/1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