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的老人眼睛模糊为什么,70岁的老人眼睛模糊为什么呢怎么治疗

#健康2023#

老人疾病的高发群体。在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有超过50%人患有高血压病。肿瘤、冠心病、高血脂症、糖尿病、退行性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疾病也都好发于老年人群。心肌梗死、肿瘤、脑中风依次是中国老人前三位的致死原因,合计占死亡总人数的79%。据2019年的资料,各种慢性病导致的我国人口死亡率为87%。

老人多病是不争的事实,那么,该怎样正确对待肿瘤等疾病呢?本文同老年朋友就此作一探讨。

0岁的老人眼睛模糊为什么,70岁的老人眼睛模糊为什么呢怎么治疗"

众所周知,疾病重在预防。预防有两条含义:对身体状况正常的人,要防止罹患疾病,即“未病先防”。对已经患有高血压病、肿瘤等慢性疾病的人,则除了要预防未患疾病外,还要防止已患病症恶化,即“既病防变”。这头一条对防止己患有某种疾病的老人可能为时已晚,但对防止未患疾病而言,则为时不晚。

本文以郑小瑛等三位高龄名人为证,着重说说第二条,主要是针对己患有的肿瘤、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慢性病,谈既病防变。其目的有二:一是如何防止病情恶化,让它造成的死亡尽可能来得晚些、再晚些;二是如何提高患病老人的生活质量,尽可能地减少疾病对人的折磨,让痛苦少些、再少些。如此,尽管患病老人年过八十、九十,也能与这三位名人一样,同正常人一样地享受生活的乐趣。

半个多世纪以来,医学的飞跃进步和治疗技术的发展,使以往人类面临的很多不治之症,都能被控制或达到临床治愈患病老人与病共舞、共存,已非神话。

0岁的老人眼睛模糊为什么,70岁的老人眼睛模糊为什么呢怎么治疗"

恶性肿瘤曾被人们称作是致人死亡的绝症。几十年前,治疗癌症无非是手术、化疗,放疗。现在则还有细胞免疫治疗、靶向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十多种方法。而手术方式也有了很大改进,改变了大创口的模式,增加了X刀等多种微创技术。使用的药物也越来越细化,毒副作用越来越小。

2013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在报告中指出:在人类癌症中,1/3的是可以预防的;1/3通过早发现,能够根治;1/3通过适当治疗,可以减轻痛苦,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

已经证实,通过积极预防和干预,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少有40%的肿瘤不会发生。接受定时的防癌体检,现有的技术能够发现和根治80%的早期人类癌症。对于中晚期肿瘤患者,结合化疗、免疫与靶向治疗等方法,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力,使癌肿长期“静止”、“休眠”,患者便处于临床治愈的健康状态。在我国,现今带癌生存的人数越来越多。

“带癌生存”是指患者经过抗肿瘤治疗,癌细胞不再扩散,甚至消失。老人一般状况良好,甚至能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和工作。

0岁的老人眼睛模糊为什么,70岁的老人眼睛模糊为什么呢怎么治疗"

我国著名的音乐女指挥家郑小瑛女士,是我国笫一位在悉尼歌剧院演出的音乐家被人们称作抗癌勇士。她生于1929年,1998年在她69岁时,发现便秘、便血,及时求医,诊为直肠癌,她当机立断,做了癌肿切除术。媒体称,在2014年和2015年她又两次发现患了肺癌,采用靶向治疗等方法治疔,皇天不负有心人,她仍然战胜了癌症。郑小瑛女士事业心重,自强不息,不向命运屈服,到2022年的今天,己寿达93岁,仍快乐的活跃在乐坛上,挥舞心爱的指挥棒。她告戒人们:“医生是内行,把握着疾病的全过程,有病就要听医生话。” 郑小瑛维持身体健康的箴言是:“不盲目自信,不自作主张,有病就治,不把小毛病积累成大毛病”。

郑小瑛女士三次战癌成功,给人们的启示是:相信医生,科学应对,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豁达的心态坚持治疗。

0岁的老人眼睛模糊为什么,70岁的老人眼睛模糊为什么呢怎么治疗"

高血压病、高血脂症与动脉硬化症等心血管疾病患者通常没有症状,或仅有头晕等不适感,其危害主要在于并发脑中风和发展为冠心病。而脑中风与心肌梗死不只致死率高,致残率也高,是严重威胁老人生命的常见病。

高血压病不能治愈,却可以通过低盐膳食、体育锻练和恰当用药,使血压长期保持在一个稳定水平;高血脂症则可通过饮食调理,结合药物治疗而控制发展,从而能有效的降低脑中风、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的发生风险。

近十来年微创介入手术广泛用于冠肌梗死与脑中风的治疗。用搭桥、支架手术的方法治疗冠心病,用颈动脉支架术、血管内膜切除术治疗脑中风,都能改善患者症状,延长生命和明显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微创介入手术在我国已经相当成熟,一般城市医院都可进行,己经挽救了千千万万名老年患者的生命。

患有心脑血管病的老人与其家屬,如果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对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和诱因保持警惕,常能避免发生心肌梗死和脑中风。

比如,冠心病患者常因情绪激动、过劳、吸烟、饮酒、暴饮暴食而引发猝死,老人就该有意避免这些诱发因素。如果一旦出现有心肌梗死的先兆,如突发心前区疼痛,便应及时采取恰当的急救措施,就有可能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又如,脑中风患者在恢复后仍有复发的可能,有的老人会有一过性失语、跌倒等先兆症状,倘若出现,并有警惕性,就该及时采取措施,尽早去医院经医生采用抗凝溶栓等方法治疗,往往都能避免死亡和留下残疾。

这些知识都是患者本人与其家屬应该通过正规渠道了解的。比如,听专家讲座、看专家写的文章、向负责任的医生咨询。

0岁的老人眼睛模糊为什么,70岁的老人眼睛模糊为什么呢怎么治疗"

国际著名教育家、一代大德高僧、台湾的星云大师说:“生病了,要乐天知命,坦然面对,做到‘与病为友’。一方面,要找医生治疗;但最重要的,则是自我治疗,自己做自己的医生”。此论甚为精辟。其中心意思是坦然面对,能除则除,不能除则处。“除”,是找医生去除和医治之意,要小病不扛,大病不拖;“处”,即是从自己身体实际出发,与疾病和平共处,以病为友,不怪它,还要好好的照顾它、爱护它。

报导称,星云大师在51年前始患糖尿病,70岁时出现视力模糊的并发症,现在几近失明。医生曾经预言他活不过80岁,可如今(2022年)已寿达93岁高龄。大师长年与病为友,注意饮食,按时吃药,以包容和欢喜的心态,为弘扬佛敎和中华文化,一直在世界各地快乐的忙碌着。

0岁的老人眼睛模糊为什么,70岁的老人眼睛模糊为什么呢怎么治疗"

在人的一生中,没有患过病的人是极其罕见的。“自己做自已的医生”,就是要求老人要掌握一定的保健养生常识。

合理营养能控制疾病的发展,不合理的饮食则促使病情恶化。掌握了营养保健知识,就能通过科学的选择食物,合理安排一日三餐,既能增强免疫力,又能强身健体。再结合适当运动,能戒烟控酒等,就会做到那句很时尚的话:“将生命和健康掌握在自已手中”了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疾病给人的都是折磨。有病的老人不仅自己身心痛苦,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然而,医学对疾病的深入认识,现在己经改变了既往带病生存的旧有观念和状态。郑小瑛女士和星云大师等许许多多人的经验,充分证明,帯病生存的老人也可以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

癌症和高血压病等心脑血管病属于生活方式病,发生率和由其导致的人口死亡率近年来在我国大幅度攀升,与比同时,带病生存的患者也大量增加。已经非常明确,这类疾病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所以,患病老人就该引为警惕,注意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制定饮食计划,调整养生方式。不但能控制疾病的发展,且可能取得一般人达不到的90岁以上的高寿。甚至到老年还能继续为社会做奉献。

由于历史的限制,中国老人的健康素养普遍偏低,约80%的老人不会依据自已的病症安排一日三餐。所以,笔者再次强调;老人应该主动学习科学的保健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健康素养。

养成科学的饮食与生活习惯。贯彻和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任何人,应该说都不困难。关健是要充分认识它的重要性。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先生寿达101岁,他一生坎坷,饱经磨难,身患多种疾病,75岁时被打成右派, 91岁时因直肠癌手术导致下半身瘫痪。他不怨天,不尤人,一直泰然处之,保持着豁达的心境,在98岁时迎来平反昭雪。三年后安祥谢世。

0岁的老人眼睛模糊为什么,70岁的老人眼睛模糊为什么呢怎么治疗"

如果说,在上一世纪如马寅初先生那样长寿的例子罕见,进入21世纪,社会环境和医疗条件不知比以往好过多少倍,便不该是少见的了

但是,做为个体,是疾病缠身整日受病痛煎熬而长寿?还是少患病或带病而快乐长寿?则主要取决于老人自已了。

郑小瑛女士与星云大师是我们的榜样!

然而,非常遗憾的是,现在真正重视科学养生的老人并不多。老人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充份认识疾病对身体的影响,要了解疾病,做到“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 有了深刻的认识,有了学习的愿望,将科学知识付诸行动,就能乐观的应对疾病了。与癌共舞、与病共存,虽然青春不再,仍可生活得快乐幸福和颐养天年。

(图片取之网络;康覆博士;2022年8月)

刘政 主任医师。上世纪八十年代留学日本,是我国较早从事现代营养学专家,出版专著9部,在报刊发表文章千余篇。另在“今日头条”的头条号“营养学敎授刘政”中有作品1200余篇,欢迎同老年朋反交流。

祈愿普天下老人,人人安康幸福!

#健康2023#

爱眼护眼,学习如何爱护眼睛 18个小方法,添加 微信:shili3168  备注:视力提升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hili1682022@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li168.cn/22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