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密克戎会影响视力吗,感染奥密克戎对生育有影响吗

全文共2600字,阅读时长5分钟。

新冠历三年,国家让我们躲过了Alpha、Beta、Gamma、Zeta、Delta、Lambda,但终究没有躲过Omicron

今天发现了一个神预言,着实让我大吃了一惊,注意看这位老哥发表的时间:

奥密克戎会影响视力吗,感染奥密克戎对生育有影响吗

如今随着防控政策的调整,感染已经是大势所趋的事了。

果然,朋友圈里越来越多的“羊”,伴随着发烧、咳嗽、咽喉痛,甚至有朋友出现了肌肉酸痛、头晕呕吐。这些症状远比预期的“大号流感”严重得多。

本来我还信誓旦旦,毕竟没放开前新闻通报的百分之八九十都是无症状感染者,怎么现在有症状的到处都是!尤其有些朋友家里,只要有一个人感染,基本上全家都陆续感染了。。

还是老祖宗说的对呀:要看奏折,但不能只看奏折。

数据终究是数据呀,人还是要有点自己的判断力。

本着能不感染就不感染、能晚感染就晚感染的原则,编者戴好KN95迅速离开了大都市,“躲进小村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

既然在劫难逃了,我现在最关心的就是这东西究竟会对我造成什么伤害,有什么症状,能不能留下什么后遗症。

奏折是不能看了,最靠谱的应该只有《Nature》《柳叶刀》这类学术期刊了。

奥密克戎会影响视力吗,感染奥密克戎对生育有影响吗

好巧不巧,我找到了一份热乎乎的论文,是今年12月发表在《Journal of Infection and Public Health》杂志上的:

奥密克戎会影响视力吗,感染奥密克戎对生育有影响吗

题目是:Neurological Manifestations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mild to moderate infection with SARS-CoV-2 Omicron variant in Shanghai, China

翻译成中文是:《中国上海SARS-CoV-2奥密克戎变异株轻至中度感染住院患者的神经系统表现》

这篇论文的主要分析对象就是今年上海3-6月封控期间的确诊病例。本人曾有幸全程经历了上海的封控,体验了一把九九八十一天的居家隔离

我不是论文的制造者,我只是论文的搬运工,下面搬运开始:

首先,现在研究发现,这个东西——ACE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是新冠病毒(SARS-CoV-2)的功能宿主受体,冠状病毒的突触蛋白S1可以和ACE2相结合连接到细胞膜上。

重点是,神经系统能够表达ACE2受体,这就表示新冠病毒可以入侵神经系统。而且,由于奥密克戎的基因突变,导致其比早期的新冠病毒更容易入侵神经系统。

但是究竟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有多大呢?会不会出现后遗症呢?论文数据如下:

研究对象是2022年4月18日至6月1日上海医院收治的轻中度COVID-19患者,这些患者年龄均大于18岁,且精神意识等状态正常,重点关注他们在神经系统上的临床表现:

第一类:典型症状(301例,85.8%):

发热(157例,44.9%)、咳嗽(253例,72.1%)、咳痰(196例,55.8%)、咽痛(132例,37.6%)、鼻塞(58例,16.5%)、流涕(107例,30.5%)

第二类:NS(神经系统)症状(169例,48.1%):

疲劳/乏力(88例,25.1%)为主。

第三类:CNS(中枢神经)症状(135例,38.5%):

头痛(48,13.7%)、头晕(47,13.4%)、情绪障碍(17,4.9%)、急性脑血管病(3,0.9%)、意识障碍(2,0.6%)和癫痫(2,0.6%)

第四类:PNS(周围神经系统)症状(105例,29.9%):

肌痛73例(20.7%)、味觉障碍20例(5.7%)、嗅觉障碍22例(6.3%)、视力障碍19例(5.4%)和味觉障碍20例(5.7%)、神经痛(1 0.4%)

第五类:胃肠症状(100例,28.5%):

腹泻(44例,12.5%)、腹痛(13例,3.7%)、恶心(22例,6.3%)、呕吐(14例,4.0%)、食欲不佳(66例,18.8%)

看到第五类我才放心,原来不止我朋友一人才有呕吐的现象,早在上海疫情时期就已经有过先例了。

论文图表如下:

奥密克戎会影响视力吗,感染奥密克戎对生育有影响吗

数据总结如下:

奥密克戎会影响视力吗,感染奥密克戎对生育有影响吗

翻译过来就是:年轻患者更容易出现头痛、发烧和咽喉痛,女性患者更容易出现咳嗽、腹痛和恶心,而且女性中出现味觉、嗅觉、视觉障碍的占比要高于男性。

一些研究认为,女性比男性获得更强的免疫反应,这导致病原体清除更快,但也导致她们更容易出现强烈症状:

《环球科学》发文章称:

人品尝食物味道的味蕾细胞以及唾液腺中都有ACE2受体,当病毒入侵味蕾细胞后,就可能导致味觉失灵。

奥密克戎会影响视力吗,感染奥密克戎对生育有影响吗

此外,从上面论文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感染奥密克戎后,有将近一半的患者会出现神经系统相关症状,尤其是表现为疲劳乏力。

当然,你可以说任何病毒感染都会引起疲劳乏力,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新冠感染者在六个月后疲劳乏力也是常见的后遗症:

奥密克戎会影响视力吗,感染奥密克戎对生育有影响吗

只是目前出现后遗症的原理还不清楚。一些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引发的炎症可能导致神经递质损伤,这可能是疲劳的基础,并解释了精神障碍

关于新冠症状以及后遗症的研究英国比我们更早些。在《nature medicine》上有这么一篇论文:《Symptoms and risk factors for long COVID in non-hospitalized adults》,翻译成中文是:《非住院成人长时间COVID的症状和危险因素》

奥密克戎会影响视力吗,感染奥密克戎对生育有影响吗

文章的收稿日期是2022年2月9日,发表日期是7月25日,还算新鲜。

文章对英国的初级保健数据进行了大规模分析。但并不是针对奥密克戎的,而是针对在英国大流行期间,也就是2020年1月31日至2021年4月15日,流行的B.1.1.7变异毒株,也就是我们熟知阿尔法。

由于阿尔法和奥密克戎已经相隔很多代了,其研究结论自然不适用于奥密克戎,这里只贴下该论文的结论,作为一个参考而已:

这次研究最大的亮点就是患者基数大,共有486149名非住院感染者参与了调查。

这些患者在感染阿尔法后的12周后,最重要的症状为疲劳、呼吸短促、嗅觉丧失以及注意力难以集中。且女性的患病率较高(这一点倒是和上文中上海的研究结论类似)

一些新的症状——脱发、打喷嚏、性功能障碍(射精困难和性欲下降)、声音沙哑和发烧也和感染阿尔法强相关。

而且以上症状发生的风险随着年龄的下降是呈增加趋势。注意老年人不在此次研究范围内。

具体截图我就不贴了,参考后文的文章链接吧。

在全球化的今天,面对着早已开放的国外,我们想独善其身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一天迟早会来,遗憾的只是没有等到病毒进化到完全无影响而已。

回头想想,曾有过这样一段时期,一个又一个“火神山”“雷神山”在短短几天内就拔地而起,一个又一个志愿者冒着感染的风险披星戴月地穿梭在各个疫区,无数的逆行者用血肉之躯守卫着一座又一座英雄的城邑。

三年,我们以举国之力,强有力地推迟了大疫情的到来,如今面对奥密克戎,你我也终于没有了最初未知的恐惧。面对无法改变的自然选择,这何尝不是一种值得骄傲的胜利!

深深的祝福我这多难兴邦的神州大地!

参考文档:

1.《Symptoms and risk factors for long COVID in non-hospitalized adults》

2.《Neurological Manifestations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mild to moderate infection with SARS-CoV-2 Omicron variant in Shanghai, China》

3.《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的最新研究进展》-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2 28(7)

4.《Risk of long COVIDassociated with delta versus omicron variants of SARS-CoV-2》

爱眼护眼,学习如何爱护眼睛 18个小方法,添加 微信:shili3168  备注:视力提升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hili1682022@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li168.cn/7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