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策划:浩悦资本
更多资讯与研究请关注 浩悦资本、浩悦研究 微信公众号
浩悦资本,专注中国医疗健康的产业投行
新闻摘要:
近日,成都齐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碳科技”)宣布完成7亿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美团领投,华盖资本管理的首都大健康基金、博远资本持续追加投资。浩悦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这是今年国内一级市场上生命科学领域最大的一笔融资。成立于2016年的齐碳科技,是我国首家自主研发出纳米孔基因测序仪并率先开启商业化的企业。扎实的技术积累、多样化的产品矩阵和领先的商业化进程,使其始终受到资本关注。齐碳科技表示,本次融资后,公司将紧贴市场需求,持续完善产品矩阵,加速推出中、高通量测序平台;同时也将拓展更多元的应用场景,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扩大商业化版图。
浩悦观点:
基因测序(NGS)工具位于生命科学产业链上游,是基因测序生态核心“芯片”地位。预计到2030年基因测序平台在全球范围的市场容量将超过24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将超过300亿人民币。此前基因测序仪上游供给端被国际巨头illumina所垄断长期处于“卡脖子”状态,illumina和华大智造和解诉讼,华大智造成功登陆科创板等事件,证明国产测序仪厂商已经同步世界一流测序工具行列,国产替代趋势可见已然形成新的格局。浩悦资本认为,长读长、小型化和操作简便是基因测序长期存在的需求痛点,第四代测序技术纳米孔基因测序则兼具读长更长和高通量小型化仪器设备等优势必然引领基因测序新时代来临。齐碳科技作为全球领先的纳米孔测序和生命科学平台型技术领导者,拥有全球第二家中国第一家纳米孔测序国际创新技术,相信在资本的助力下会加速国产替代能力和商业化发展进程,引领全球纳米孔测序和技术未来发展。而核心工具国产替代趋势,也必然会在生命科学各个领域日新月异,值得投资人重点关注。
交易综述:
- 创新医药:本周生物医药领域共发生3起私募融资,3起兼并收购,1起IPO申请。私募融资方面,从事抗菌新药研发的公司丹诺医药完成6600万元人民币D+轮融资。兼并收购方面,达嘉维康(301126.SZ)将以3.41亿元人民币收购天济草堂(871129.BJ)85.71%的股权;南京医药(600713.SH)将收购正大天晴所持有的其三家控股子公司部分或全部股权,暂估价为1.48亿元人民币;华润润曜将收购立方制药(003020.SZ)子公司立方药业51%的股权。IPO方面,利用缓控释技术开发精神类药物的公司善康医药本周申请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 创新医疗器械:本周创新医疗器械领域共发生8起私募融资,1起IPO。私募融资方面,持续血糖检测及慢病管理器械综合平台硅基仿生完成5亿元D轮融资,眼科设备企业图湃医疗完成3亿元C轮融资。IPO方面,心血管介入耗材商业聚医疗(6929.HK)本周在港交所上市。
- IVD与生命科学:本周IVD与生命科学领域共发生2起私募融资,融资金额均较大。其中基因测序公司齐碳科技完成7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病原微生物检测公司美华医疗完成1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
- 智慧医疗:本周智慧医疗领域共发生1起私募融资、1起IPO发行。其中,医疗科技与健康管理公司思派健康(00314.HK)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本周市场信息汇总
? 重点新闻

? 私募融资

? 兼并收购

? IPO

本周重点交易观点
? 私募融资
# 创新医药
12/21 丹诺医药
- D+轮:6600万元人民币
- 投资机构:北创投,博润投资,燕创资本
- 公司简介:丹诺医药成立于2013年,位于江苏苏州,是一家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专门从事差异化抗菌新药产品研发的生物制药公司。拥有一个独特的多靶点偶联分子抗菌新药研发平台和一个全球知识产权保护的抗菌新药产品研发管线,目标适应症包括医疗器械相关生物膜感染、肝硬化肝性脑病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等。
浩悦观点:
幽门螺杆菌在中国感染率高达50%,导致每年约34万新发胃癌病例,占全球幽门螺杆菌归因癌症新发病例的42%,降低胃癌及其他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是中国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健康和社会问题。大量的国内外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干预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胃癌发生风险,在中国开展基于人群的大规模幽门螺杆菌筛查-根治策略,进行胃癌的预防与治疗具有成本-效益优势。早期使用的以克拉霉素为基础的标准三联/四联方案,由于耐药率过高,已不再适用。日趋复杂的个体化根除方案正成为大范围人群开展幽门螺杆菌筛查-根除策略的障碍。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具有独特作用机制的抗菌新药产品和安全、有效、简便,并且能够与尿素呼气试验诊断无缝衔接的幽门螺杆菌根除方案。鉴于庞大的市场需求,开发幽门螺杆菌类新药企业是值得关注的!
12/20 唯可生物
- 天使轮:数千万元人民币
- 投资机构:华大共赢
- 公司简介:唯可生物成立于2021年,位于上海市,是国内可开展整合病毒插入位点分析(ISA)的创新性企业。主要致力于基因治疗插入突变风险评估,高精度CRISPR-Cas9定量脱靶分析,sgRNA筛选等业务。所依托的LAM-PCR,LTA-PCR和TES体系为全球经过验证的ISA检测方法,完成多项FDA及EMA过审基因治疗药物插入突变风险评估。
浩悦观点:
质量研究是CGT产品工艺优化与改进、制定整体控制策略及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CDE在2022年5月26日发布的CGT产品的药学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中明确指出,CGT产品的质量研究一般包括安全性研究、纯度和杂质研究、功能性研究、其他项目的研究。其中基因插入位点和拷贝数由于其关系到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采用适用的检测方法进行研究,探索其与安全性和疗效的相关性,是非常重要的放行标准之一。插入突变导致的致癌风险是CGT产品不可忽视的安全问题。唯可生物致力于为CGT药物提供载体插入突变安全性评价,是符合FDA、EMA、NMPA等监管需求开展整合病毒插入位点分析(ISA)的创新性企业。技术团队为海外已成功上市的所有基因治疗产品提供了药物上市申报的ISA检测工作,包括全球第一例基因治疗产品和第一例CAR-T产品,是行业规范的制定者。值得投资人关注。
12/22 安天圣施
- Pre-A轮:2000万元人民币
- 投资机构:和瑞创投
- 公司简介:安天圣施成立于2017年,位于江苏苏州,系中国首个以RNA剪接和RNA编辑为靶标研发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 ASO)药物的公司,拥有多项国际最新 ASO 技术。公司有多个项目在推进中,其中针对DMD(杜氏肌营养不良症)、SCA3(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等疾病的药物研发已取得重要进展。
浩悦观点:
目前小核酸药物以小干扰核酸(siRNA)、反义核酸(ASO)两大技术路径为主,其中ASO作为小核酸药物领域最早发展的类型之一,已经批准上市的ASO药物一共有9种,占全部上市小核酸药物数量比例达到64%。其中Ionis和Biogen合作开发的Spinraza,从2016年末上市到2022年前三季度总共产生了96亿美元的销售收入。相比siRNA,ASO作为单链寡核苷酸更依赖于化学修饰以获得更好的体内的稳定性、免疫原性与半衰期等。另一方面,因其亲脂亲水性,体内的生物分布和细胞摄取方面相比siRNA更加优异,其对递送系统的依赖性更低。在全球,ASO的家族正在不断扩展中,共有超过87个药物正处于临床阶段,较siRNA更为火热。但国内专注于ASO的企业却还很少,广阔的发展前景值得投资人关注。
# 创新医疗器械
12/21 硅基仿生
- D轮:5亿元人民币
- 投资机构:(领投)上海生物医药基金,广东中医药大健康基金,(跟投)兴证资本,嘉程资本,中国新城镇
- 公司简介:硅基仿生成立于2015年,位于深圳,是一家致力于慢病管理领域的创新医疗器械研发与产业化的公司。主要项目包括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GM)、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软件、人工视网膜、胶囊胃镜机器人。
浩悦观点:
作为最大的慢病市场之一,中国拥有近1.4亿糖尿病患者,其中I型以及胰岛素依赖的II型患者就有约3,000万人。与庞大的患者基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达标率仅15.8%。大量研究表明,良好的血糖控制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基石。传统的、通过指血监测血糖的手段对患者并不友好,且无法提供连续的血糖数据。连续血糖监测(CGM)凭借其佩戴便捷性、可以长时间提供连续血糖监测数据等优势,其全球市场规模在2020年已达到57亿美元,且维持20%以上的高速年增长。在中国,CGM的主要销售场景在非处方的院外市场,在电商渠道即可购买,市场潜力巨大。而雅培仅用几年时间就实现了5亿元以上的年销售,放量非常迅速。在技术路径的选择上,以雅培为代表的二代葡萄糖氧化酶路线相较以德康为代表的一代双氧水路线,具备灵敏度高、干扰低、成本低的优势。而国内早期拿证的厂商以一代技术为主,对其工艺稳定性、成本控制能力提出了较大的挑战。浩悦资本持续看好国内CGM市场的增长潜力。对于已拿证的厂商来说,在技术上如何优化其生产工艺,保证不同批次间的一致性以及产品连续14天工作的有效性,结合良好的终端销售能力将是影响商业化放量的关键因素。
12/20 图湃医疗
- C轮:3亿元人民币
- 投资机构:(领投)盛石资本,(跟投)道远资本,昆仑资本,皓越基金,爱博清石
- 公司简介:图湃医疗,成立于2017年,位于北京,公司主要产品管线为眼科扫频OCT、扫频光学生物测量仪、眼科光纤OCT内窥镜、手术显微镜、超广角眼底相机及超乳波切一体机等。
浩悦观点:
中国目前有4亿患者饱受各类眼部疾病困扰,仅近视患者就接近3亿人,未来中国眼科疾病负担将会越发凸显。2020年中国眼科医疗器械市场整体规模超129亿元,其中设备市场占比超过60%,整体预计未来市场年度增速将超过10%,目前眼科医疗设备市场仍由海外品牌主导,也将会是未来国产厂家的必争之地。由于眼科诊断及治疗对设备依赖程度大,设备种类繁多,浩悦资本坚定认为眼科器械需要走平台化、国际化的路线,把握核心技术,做好成本以及价格控制,未来必有新的巨头出现。
12/18 英美达
- D轮:近3亿元人民币
- 投资机构:(领投)松禾资本,思邈资本,(跟投)基石资本,晟隆创投,民生证券,华泰紫金,轻盐创投,龙岗金控,迪策投资,恒博同州创投,深圳小禾投资
- 公司简介:英美达成立于2015年,位于深圳市,公司聚焦于消化道/呼吸道肿瘤及心血管疾病,围绕相关疾病打造微创介入影像设备、微创介入有源治疗器械管线。
12/22 瑞派医疗
- C轮:数亿元人民币
- 投资机构:(领投)越秀产业基金,(跟投)斯道资本,国聚投资,财鑫金控
- 公司简介:瑞派医疗成立于2015年,位于广州市,是一家一次性内窥镜整体解决方案生产商,产品发展规划覆盖泌尿外科、肝胆科、妇科、耳鼻喉科、呼吸科、消化科等多个科室。
12/22 魅丽纬叶
- C轮:数亿元人民币
- 投资机构:(领投)建银国际,复星医药,(跟投)新毅控股,亿尧投资,恒旭资本
- 公司简介:魅丽纬叶医疗成立于2013年,位于上海市,专注于高血压介入诊疗、癌痛介入诊疗,以经血管神经消融技术平台为核心拓展管线。
12/20 罗森博特
- B轮:超亿元人民币
- 投资机构:(领投)中关村科学城,深创投,(跟投)清控招商基金,盛景资本
- 公司简介:罗森博特成立于2017年,位于北京,公司致力于打造具有骨折复位功能的新一代智能化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从而实现从骨折闭合复位到微创固定全手术流程的智能化手术操作,满足临床治疗的需求。
12/22 蝶适DISC
- A轮:近亿元人民币
- 投资机构:LYFE
- 公司简介:蝶适DISC成立于2014年,位于珠海,是一家近视矫正服务提供商,致力于青少年及成人近视养护,主要核心产品为“蝶适-DISC”软性亲水接触镜等医疗护眼产品。
浩悦观点:
青少年近视防控相关的视光领域一直是眼科最大的市场,随着OK镜市场的成熟,终端销售量持续大规模增长,已有包括欧普康视(300595.SZ)、爱博诺德(688050.SH)等多家上市公司重点布局,目前市场已有超过十张注册证,竞争日趋激烈。近些年兴起的离焦软镜是一种利用“周边离焦”原理,延缓近视进展的新型软性角膜接触镜。它不改变角膜的形态,通过镜片自身采用“离焦环”设计,来达到延缓眼轴增长、控制近视加深的效果。相比于OK镜,离焦软镜佩戴基本无异物感,更换频率较高,眼部感染风险更低,但镜体对材料的透氧率要求高,需要儿童日间佩戴,家长接受度有待市场考量。在眼视光领域,OK镜、离焦软镜、功能性框架镜各有优劣势,整体C端属性强,在未来拥有上游原材料核心开放改良工艺,同时兼备下游终端市场销售能力的眼视光企业值得重点关注。
12/21 瑞龙诺赋
- Pre-B轮:数千万美元
- 投资机构:(领投)LRI江远投资,(跟投)礼来亚洲基金,维梧资本,经纬创投,GGV纪源资本
- 公司简介:瑞龙诺赋成立于2019年,位于上海,是一家软组织手术机器人平台型企业,核心产品为分体式腔镜机器人。
浩悦观点:
目前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尚处于起步增长阶段,截至2020年底,国内已安装189台腔镜手术机器人,年手术量在4.7万例,对应的机器人手术渗透率不足0.5%,相较同期美国市场的13.3%尚有巨大的增长空间。但结合达芬奇在中国市场的商业化情况,可以看到以下几个因素制约了其放量:1)近3000万的高昂价格;2)每年数十台的配置证发放;3)达芬奇Si等早期产品,其机械臂的活动范围非常有限,仅能用于前列腺根治术、妇科小范围切除手术等小适应症。现阶段,达芬奇机器人的应用仍集中在头部三甲医院,主要用于泌尿、妇科及小部分普外科手术,市场潜力尚未充分释放。近几年,我们看到以CMR的Versius和美敦力的Hugo为代表的分体式腔镜机器人陆续在海外获批。从技术路径的角度,分体式、模块化的设计有助于节约成本,降低手术机器人的采购价格。其次,分体式的设计使得机械臂操作更灵活,能更好地满足普外科的手术需求,尤其是低位结直肠癌等高难度胃肠外科手术。浩悦资本认为,在当下国内市场已有多家类达芬奇路径的腔镜机器人厂商先后获批的背景下,分体式路径有望填补达芬奇在广大二、三级医院的市场空白,并在胃肠外科等更广阔的适应症施展用武之地,值得投资人关注。
# IVD与生命科学
12/22 齐碳科技
- C轮:7亿元人民币
- 投资机构:(领投)美团,(跟投)华盖资本,博远资本,(独家财务顾问)浩悦资本
- 公司简介:齐碳科技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基因测序技术研发商。基因测序是精准医疗的核心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无创产前检查、试管婴儿、液体活检、新生儿检查、遗传病罕见病研究、肿瘤分型等医学应用,可以说是下一个改变世界的技术。医疗健康行业对基因测序设备存在广泛和持续增长的需求。
浩悦观点:
20世纪三大科学工程人类基因组计划历史性推动生命科学快速发展,作为核心基因测序工具二代基因测序(NGS)技术凭借其低成本、高通量的优势在生命科学及下游领域如NIPT、肿瘤诊断和mNGS病原微生物检测等方向得到了广泛应用,已然形成全球数百亿美元产业链生态。浩悦资本认为,纵观测序发展史长读长、小型化和操作简便是基因测序长期存在的需求痛点,第四代测序技术纳米孔基因测序则兼具读长更长和高通量小型化仪器设备等优势。2022年4月1日T2T联盟以Science封面文章形式宣布人类DNA未知的8%序列通过纳米孔测序混合组装方案得以解析,人类基因组计划全部完成,这也标志着纳米孔基因测序时代来临。齐碳科技是全球领先的纳米孔测序和生命科学平台型技术领导者,公司拥有国产化纳米孔测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作为全球第二家、中国第一家实现商业化的纳米孔测序仪厂商,其自主研发的QNome测序平台已获得大量科研客户和下游企业的广泛认可。相信在资本的助力下齐碳科技会加速商业化发展进程,并作为我国生命科学工具领域国产替代的代表企业之一,引领全球纳米孔测序技术的未来发展!值得新老投资人关注。
12/19 珠海美华医疗
- B轮:1亿元人民币
- 投资机构:(领投)斯道资本,山蓝资本,(跟投)珠海高新投,谦和资本
- 公司简介:珠海美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一所研发生产微生物医学仪器及诊断试剂的高科技企业。成功研制了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系列、全自动血培养仪及配套试剂系列、支原体鉴定/药敏系列、细菌性阴道病(BV)快速检测系列、液基细胞涂片系列、平板培养基系列等六大系列二十多项产品的体外诊断仪器和配套试剂,目前研发的产品全面覆盖微生物检验领域,是国内微生物体外诊断领域产品系列覆盖最全的公司之一。
浩悦观点:
纵观全球,国外市场微生物诊断占IVD行业份额的20%,临床对于微生物检测的需求日趋增长,尤其国内微生物和药敏诊断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临床微生物检测是临床感染诊断与抗生素用药指导的金标准,其中培养法属于金标准,近年来随技术进步、对精准诊断的需求以及对抗生素的限制使用,质谱和NGS方法在临床也逐渐普及。美华医疗布局了包含血培养、MALDI-TOF质谱、流水线在内的微生物精准医疗全套解决方案。浩悦资本认为,病原感染诊断相比肿瘤具有更为分散拥有多层级多场景的不同需求,多重检测和多技术平台互补将是重要趋势,数字PCR、tNGS和mNGS等新兴技术依托各自技术优势将在不同场景具有稀缺优势,如数字PCR依托绝对定量和检测灵敏度更高的优势,在对检测精准度和时效要求极高的脓毒血症诊断场景中具有刚需属性,有效解决血培养阳性率低的问题;tNGS因其靶向检测具有性价比极高,且覆盖临床常见90%+病菌满足绝大多数临床需求也拥有极大使用需求。
# 健康服务
12/22 蝶适DISC
- A轮:近亿元人民币
- 投资机构:LYFE
- 公司简介:蝶适DISC成立于2014年,位于珠海,是一家近视矫正服务提供商,致力于青少年及成人近视养护,主要核心产品为“蝶适-DISC”软性亲水接触镜等医疗护眼产品。
# 智慧医疗
12/22 领脑科技
- 天使轮:数百万人民币
- 投资机构:紫金港资本
- 公司简介:杭州领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年底,以“为大脑探索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为使命,致力于为大脑与精神疾病的科学研究、检测和治疗等脑功能科学研究领域重大需求提供专业的脑成像仪器设备、技术开发方案和数据支持服务等。公司团队在中国科学院段树民院士,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副院长斯科教授,以及青年长江学者龚薇教授的带领下,由浙江大学多名博硕人才组成,是一家伴随着“中国脑计划”正式启动成立的初创型企业。
? 兼并收购
# 创新医药
12/22 天济草堂
- 卖方机构:天济草堂(871129.BJ)
- 买方机构:达嘉维康(301126.SZ)
- 交易金额:3.41亿元人民币
- 股权占比:85.71%
- 公司简介:天济草堂成立于1992年,位于湖南长沙,是一家集药品研发、中药材种植、药品生产和药品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12/20 苏州天晴、浙江天晴和连云港天晴
- 卖方机构:正大天晴
- 买方机构:南京医药(600713.SH)
- 交易金额:暂估1.48亿元人民币
- 股权占比:苏州天晴55%,浙江天晴55%,连云港天晴100%
- 公司简介:正大天晴是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旗下的核心医药集团,拥有多个肝病和抗肿瘤药物重磅产品,是国内创新药物研究投入较多的药企之一。此次出售股权的三家子公司(苏州天晴、浙江天晴和连云港天晴,分别成立于1992年、2003年和2006年,分别位于江苏苏州,浙江绍兴和江苏连云港),均是正大天晴旗下从事医药销售与经销业务的商业公司,主要从事区域性医药批发业务。
12/23 立方药业
- 卖方机构:立方制药(003020.SZ)
- 买方机构:华润润曜
- 股权占比:51%
- 公司简介:立方药业成立于2001年,位于安徽合肥,为合肥立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专业从事普药及新药代理、商业调拨、医院和零售终端配送服务。营销网络以大合肥地区为中心,覆盖安徽全省及周边省份。经营药品近10000种品种规格。
- 财务数据:

浩悦观点:
在近期连续出现的四笔并购交易均为医药工业公司剥离旗下商业板块出售给商业公司。浩悦资本认为聚焦主业已经成为医药工业与商业的共识,此类双向奔赴的交易将持续发生。本周,南京医药与正大天晴达成框架协议,拟收购后者所持有的3家医药商业子公司的股权。出让方正大天晴是国内研发支出较高的企业之一,近年来已拿下16个重磅首仿,并有77款新药处于不同临床阶段,同时积极引进差异化创新药。此次剥离医药商业公司将有利于其集中资源进一步发展核心业务,并且低毛利的医药商业公司的拆分出售也有利于提升公司经营业绩。而此次交易对于收购方南京医药来说,也是一个专注主业的举动。南京医药是医药流通行业的老牌国企,在商务部2021年的医药公司(批发企业)百强排名中排名第7,此次收购正大天晴在苏州、连云港和浙江的医药商业公司,符合公司拓展销售网络、提升区域覆盖率、促进区域整合的战略规划,同时直接收购现有经销企业也利于提升公司的收入规模。无独有偶,本周合肥立方制药公告表示其也正筹划为医药商业子公司安徽立方药业引入华润医药商业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作为战投;而在早前,罗欣同样也选择将公司旗下的药品批发业务——现代物流出售给上药。由此可以看到,医药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企业均在不断聚焦主业,剥离非主营业务,调整产业结构。浩悦资本分析原因有三:第一制药工业在政策引导下从多元化发展回归到医药研发生产主营业务已经成为趋势,集中企业人财物加速创新药上市提升企业整体价值;第二出售商业板块回流资金有利于工业公司的优化财务状况,创新药企业需要更多的研发投入,仿制药企业利润受集采影响骤降,商业板块回款周期过长都导致成为工业中“有量无利”的存在;第三商业公司集中度初具规模,全国性和区域的商业龙头规模效应显现,地方性的商业公司生存空间受到挤压难以竞争抗衡。随着企业聚焦主业,产业链分工加速明确,不同环节的企业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长期有利于中国医药产业结构升级高质量发展。
? IPO
# 创新医药
12/21 公司名称:善康医药
- 交易所/股票代码:科创板/申请
- 发行股数/总股本:不超过999.47万股/不超过3997.90万股
- 保荐机构:国金证券
- 募集金额:13.27亿人民币
- 公司简介:善康医药成立于2017年,位于广东深圳,其前身已有十余年的药物缓释技术研发基础,掌握缓控释核心技术,有丰富的药品研发和临床研究经验,研发管线聚焦于戒毒戒瘾和精神疾病领域。
- 财务数据:

- 财务投资人:

# 创新医疗器械
12/23 公司名称:业聚医疗
- 交易所/股票代码:港交所/http://6929.HK
- 每股发行价格:8.8港元
- 发行股数/总股本:5463.3万股/8.278亿股
- 募集金额:4.81亿港元
- 保荐机构:中金公司,建银国际
- 发行市销率:8.79x
- 发行时市值:72.84亿港元
- 首日涨幅:3.98%
- 公司简介:业聚医疗成立于2000年,位于深圳,专门从事介入性心血管领域医疗产品的研制、生产,主要产品为PCI/PTA球囊。
- 财务数据:

- 财务投资人:

# 智慧医疗
12/23 公司名称:思派健康
- 交易所/股票代码:港交所/http://00314.HK
- 每股发行价格:18.60港元
- 发行股数/总股本:992万股/76,303万股
- 募集金额:1.20亿港元
- 保荐机构:摩根士丹利,海通国际
- 发行市销率:3.66x
- 发行时市值:141.92亿港元
- 首日涨幅:34.41%
- 公司简介:思派健康科技成立于2014年,公司从患者和医生的核心需求出发,已经构建起中国领先的临床试验管理组织和中国服务领先的特药管理网络,并进一步打通患者、医疗机构、药企、保险支付,真正构建医药健保的服务闭环,由此形成三大核心业务板块,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联合健康”。
- 财务数据:

- 财务投资人:

浩悦观点:
在医药险行业里,各家企业都在探索“互联网+医+药+险”的模式。目前,各家都在利用自己的单点优势或者单个领域的优势向产业的其它节点延展和探索,打造业务领域的闭环。思派等所在的围绕肿瘤的新特药服务目前本质仍然是2B服务,SMO主要围绕着药企服务,而药房服务则是围绕医生获取院内处方,围绕上游药企获取核心品种。因此B端的服务能力对于新药服务领域至关重要。对于新特药药企而言,全国化的服务网络、专业的服务能力、创新性体系的支撑是创新药企选择院外合作方的重要参考标准,该领域的参与者,既有国药、华润、上药为代表的老牌流通龙头,也有以思派、圆心为代表的新参与方。思派以药企肿瘤服务为切入,逐步向SMO、特药服务、医药险领域布局;而以上药云健康为代表的平台则继承了全国性平台与药企天然密切的合作关系,在新特药品种获取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同时近年这些平台也在原有专业药方的基础优势上大力提升专业性壁垒,从原来的特药院外服务向新药上市前和集采后两端进行延伸。我们相信,在政策的助推下,随着创新药供给和上市速度不断加快,我国就医、用药和支付体系得以加速优化,并逐步走向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商业健康险、院外处方、在线诊疗、健康管理等细分领域也将步入增长快车道。
本周重点新闻回顾
# 创新医药
新闻标题:创新药天亮了!国家医保局:全面排查并取消医保不合理限制
新闻简述:12月23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国家医保局获悉,该局近日印发《关于全面排查并取消医保不合理限制的通知》,要求立即全面深入排查医保不合理限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限时妥善解决。
新闻标题:Madrigal(MDGL.US)股价暴涨216%,NASH三期临床成功
新闻简述:2022年12月19日,Madrigal Pharmaceuticals(MDGL.US)宣布Resmetirom治疗NASH的三期临床MAESTRO-NASH达到主要终点和关键次要终点。受此消息影响,Madrigal Pharmaceuticals(MDGL.US)股价盘前大涨216%,市值超过30亿美元。
新闻标题:1.55亿美元:辉瑞(PFE.US)引进联拓生物
新闻简述:2022年12月19日,辉瑞(PFE.US)引进联拓生物(lian.us Is for Sale)RSV治疗药物Sisunatovir在大中华区和新加坡地区的权益,辉瑞(PFE.US)支付2000万美元预付款以及1.35亿美元的里程碑金额,以及低个位数比例的销售分成。
新闻标题:创新药崛起!默沙东(MRK.US)全面押注科伦(002422.SZ),93亿美元License out创纪录
新闻简述:12月22日,上市公司科伦药业(002422.SZ)公告:子公司科伦博泰与默沙东(MRK.US)签署了《独占许可及合作协议》,科伦博泰将其管线中7种不同在研临床前ADC候选药物项目除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以外全球独占权益授予默沙东(MRK.US)。该《合作协议》将在通过美国商务部反垄断法案审查、科伦药业(002422.SZ)及科伦博泰股东大会批准后生效,交易条款为1.75亿美元不可退还的首付款,及合计不超过93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 创新医疗器械
新闻标题:先瑞达:拟获波士顿科学溢价32%收购不超65%股权
新闻简述:12月12日,先瑞达(6669.HK)与要约方波士顿科学(BSX.N)联合宣布,波士顿科学将发起部分要约,以每股20港元收购先瑞达不超过65%股份的多数股权。交易价格对应先瑞达整体股权估值约8亿美元,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格溢价32%。较交易谈判LOI确定日收盘价格溢价102%。 截至该公告发布日,要约方已收到与股东签署的不可撤销承诺函,承诺出售或促使有效接受邀约的股份约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55.14%-60.14%。交易完成后,要约方计划维持公司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之上市地位。公司亦会继续于市场上以明确的品牌形象“先瑞达”的品牌及文化营运,并由现有首席执行官李静管理。公告显示,公司在完成收购要约后将与波士顿科学在国内进一步探讨并且建立商业合作,通过合并后更完整的产品管线使更多的医生和患者受益。同时波士顿科学可评估与公司合作将相关产品在包括美国市场在内的全球市场进行注册和销售的机会。另外,公司的研发设施、生产设施将有助于波士顿科学开展更多的生产、研发业务,与公司共同识别并开发各自或双方潜在新领域的产品,从而为双方提供广泛的增长机会和显著的战略价值。
浩悦观点:
先瑞达市值为53.53亿港币,动态PE步入合理区间,增长强劲。2019-2021年收入1.25亿,1.93亿,3.04亿,22年扭亏为盈。正因如此,该交易开了创新器械公司的投资先河,国外MNC资本市场下注国内器械上市公司。作为18A第一个盈利的器械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是背后强支撑。与此同时不难发现深层次原因:
a.产品互补:两家企业产品线相互补强,先瑞达外周领域具备领先性,其外周药物球囊也曾获得美国突破性创新器械
b.战略互补:波士顿科学具备成熟的销售团队,2020年其外周业务同比增长13.1%,营收占比达15.9%,将成为一剂业务强心
c.板块轮动:冠脉领域带量采购后,外周就成为巨头逆势布局的领域;中国已批准的创新医疗器械,外周介入有13个产品,为第二多的赛道。
d.另类出海:国产厂家站在巨头肩膀出海加快好的产品拓展和营收,自己海外开发比更具高效。
可以预见,随着器械厂家商业化逐步显现,“抄底“优质资产,必然还将发生,考验的是企业的产品力及知识产权清晰。在中国更低的生产成本,在估值合理的背景下,龙头创新医疗器械公司进入最佳布局时机,或许也是未来战略合作的常态。
爱眼护眼,学习如何爱护眼睛 18个小方法,添加 微信:shili3168 备注:视力提升!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li168.cn/8178.html